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墙布小知识
自然美学的演进与拓展
发布时间:
2022-11-25 17:20
来源:
现代自然美学,由于美学立足于艺术哲学的学科定位,成为从艺术美到自然美学理论建构的必然选择。 但运用艺术审美原则来阐释自然美并不能真的解决自然为什么美丽的难题。 因此,从自然美学的维度反观现代美学,可以表现出自然美研究的理路和现代美学的不同形态,那么,下面一起了解下自然美学的演进与拓展吧!
“自然人化”与中西文化中的“自然
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开始,“自然人化”成为自然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只是对“自然人化”的理解存在差异。 有学者主张自然美来源于“情感化”,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二次美学热。 其中,许多自然美学研究者赞同自然美产生于“自然人化”的判断,就用“移情”来阐释自然美; 有学者主张自然美来源于“实践化”,认为劳动实践是自然美学产生的途径。
因为,现代美学在这个发展阶段,而且没有继承中国传统的有机自然观。 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受到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哲学框架的束缚,不仅没有借鉴现代消 除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自然在现象学的“天地人神”四位一体、“诗意地栖居”等思想中,变成了自然,高举人的主体性旗帜,强调对抗自然、征服自然,到了现代,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生态型美学中的自然美
生态型美学主要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和景观美学。 从名字中可以看出,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核心词汇不同,分别是“生态”“环境”和“景观”。 主要依赖的自然科学基础不同,分别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设计学和景观生态学。 同时,自然美相应显现的维度也不同。 环境美旨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自由的关系,生态美,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旨在凸现自然生命形态的真谛; 强调自然生存环境的善; 景观以强调自然物象造型的艺术性,强调自然物象之美为目的。
而且,之所以能把三者统称为“生态型美学”,是因为有共同的基础。 具有生态世界观,即以生态地球、生态宇宙为主体,人与自然平等地处于一个生态系统。追求自然本真之美; 强调生态审美方式,以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但不受自然科学理论的限制, 汲取自然本位思想文化,坚持深化生态世界观的生态审美原则,从生态维度重新理解美与丑,进而从自然出发,用生态感知方式体验自然美。在生态审美原则下,自然美的构成,也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审美原则下的形式美,而是通过自身的生命价值、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价值等来体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自然美的表现就是诉诸本真的生命姿态,表现出自我、自在、自为、自由等审美特征,自然美的内涵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因此生态美、环境美、景观美中蕴藏着自然美学的真谛。
以上介绍的就是自然美学的演进与拓展,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随时联系我们!
自然美学
相关新闻